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厦大团队解锁干性黄斑变性治疗新方案!

厦大团队解锁干性黄斑变性治疗新方案

时间:2025-08-25 19:54:14 来源:临河羡鱼网 作者:时尚 阅读:959次

东南网6月30日讯(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)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(AMD)是厦大新方一种影响视网膜黄斑区域导致渐进性视力丧失的疾病,是团队55岁以上人群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之一。其中,解锁干性AMD是干性AMD的主要类型,占AMD患者总数的黄斑85%以上。迄今为止,变性干性AMD尚无有效的治疗治疗方法。近日,厦大新方厦门大学吴亚林教授团队在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(干性AMD)治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。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Redox Biology(《氧化还原生物学》)。解锁

据介绍,干性视觉循环是黄斑视觉形成的基础,其紊乱会促进脂褐素堆积在视网膜色素上皮(RPE),变性引起RPE细胞死亡,治疗进而诱导光感受器细胞损伤,厦大新方最终导致干性AMD的发生。与之相对,湿性AMD会产生异常新生血管,引发出血、渗漏,导致视力突然恶化。

吴亚林教授团队研究发现,长期抗衰老疗法——将药物达沙替尼和槲皮素联合使用,有望通过双重机制缓解干性AMD的进展。一方面,它能够清除衰老的RPE细胞,进而恢复视网膜的微环境稳态,减缓视网膜结构与功能的退化;另一方面,它通过激活质子泵V-ATPase的表达,提升RPE细胞的溶酶体功能,从而延缓脂褐素的聚集。该项研究为开发新的干性AMD治疗方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。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资助。

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厦门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博,通讯作者为吴亚林教授。吴亚林教授团队长期从事视网膜黄斑变性机制与治疗的研究,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,主持10余项国家级、省市级科研项目,屡获科研大奖。此次突破为干性AMD患者带来新希望,有望改写疾病治疗格局。

(责任编辑:热点)

相关内容
  • 缩短销售通路,抵御PPI上涨,五金企业这样做
  • 实木地板可以用多少年了解一下
  • 罚款5万元!网络卖家当庭撒谎 法院开出罚单
  • 菲斯顿:做“内外兼修”的中国十大壁挂炉品牌
  • 书画收藏的那些益处:收的是书画,藏的是财富与文化 收藏资讯
  • “彩礼新规”施行 恋爱期间的金钱往来是彩礼还是赠与?
  • 8.8热搜第一名!女子痛经15天,保险公司赔4笔钱,金额112万
  • 警惕!实木地板打蜡也许是错的!
推荐内容
  • 消时爽,一处水源打全国!苏打水,喝天然的!
  • 党建领航聚合力 指挥调度筑堡垒
  • 光伏玻璃年内第三次上调价格 福莱特玻璃(06865)涨超5%,企业经营
  • 局部小幅调整,厂家增加出库!,经验交流
  • 震荡格局即将打破!避险日元重获追捧
  • “彩礼新规”施行 恋爱期间的金钱往来是彩礼还是赠与?